top of page
1首圖.jpg

特富野・山林見習
TFUYA

​關於.山林見習

山林見習,鄒族男孩成年之前會跟著家族裡的長輩走進山林,

學習生存、學習和土地共存、學習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謙卑,

從一個小小的見習生,蛻變成能獨當一面的獵人。

兩天一夜,由部落獵人帶領,不需要長途跋涉、更沒有要征服哪片山頭,

而是紮紮實實的跟著獵人一起在山裡生活,用不同的視角將自己放進大自然裡,

這是一次你與山林間的對話,一場屬於你的山林見習。

詩妤tiny.jpg

鄒族現存兩大社之一-特富野部落

進山之前,先來點鄒的開場白。從達邦到特富野,看似相同的文化卻在細節中藏著不同的靈魂;從家屋到Kuba,是鞏固鄒族社會的核心,也是族人向心力的凝聚;從鄒式風味餐到作客部落人家,一桌豐盛的款待,從在地食材認識鄒的生活習慣。由特富野部落夥伴Atai,帶大家一點一點進入鄒的國度,接下來將由他擔任見習官,山林見習準備開始。

4不需要帳篷就能在山裡度過一夜.jpg
imgi_3_特富野-不需要帳篷就能在山裡度過一夜.png

不需要帳篷就能在山裡度過一夜

在山裡的一切全憑自己的雙手完成,尋找水源處取水、在潮濕的山裡升起火、

再用鄒式烤肉作為晚餐的主角,晚上圍著火用自己削的竹杯喝點酒,彼此暢聊到深夜,

最後睡在親手搭建的簡易獵寮裡,就能和山林零距離的度過一夜。

這些技能,都是生活經驗的累積,也是山林見習的意義。

特富野・山林見習
TFUYA

2148456391.jpg

行程規劃

兩個太陽,一個月亮

Day1

跟著獵人上山睡一晚

認 識 鄒 族,從「 家 」開 始

跟著部落青年a`tai走進鄒族傳統家屋,
看見鄒族人生活的樣貌,
進而明白山林見習的意義。

鄒 式 口 味,全 新 感 受

午餐時間!在地食材創新料理,
飽餐一頓之後準備上山!

山 林 見 習,跟 著 獵 人 上 山 住 一 晚

搭乘山地法拉利前往獵場,在獵場入口整裝後入山,
進山之後一切全憑自己的雙手,
整地、紮營、搭建獵寮、
取水、生火、竹杯製作,學習獵人的生活智慧!

鄒 式 野 炊

晚餐也自己動手來吧!
鄒族獵人對於「烤肉」特別拿手和講究,
在山裡面也能吃到令人想流淚的好味道!

火 塘 旁 的 分 享

也許是鄒族古謠傳唱、
也許是獵人生活分享,
有火,就成了相聚的地方。

夜 裏 的 獵 徑 探 索 與 觀 察

晚餐後休息片刻,出發走一段打獵的路,
觀察動物移動的痕跡,
幸運的話還能看見獵物就在你身邊!

Day2

山林外的部落日常

鄒 式 野 炊 早 餐

昨晚a`tai傳授的生火及烤肉秘訣,
今天早上換你們來發揮一下!

關 於 部 落 農 事

下山的路上,也許會經過一片竹林採採筍,
或者繞進去咖啡園裡頭,透過你的雙手,
去了解這裡的生活。

道 別 山 林,回 歸 部 落

搭乘部落法拉利回到特富野部落,
開始恢復訊號。

手 做 獵 人 的 風 笛

以前招集族人的工具,
用力旋轉讓巨大聲響迴盪在山谷間,
就是古時候的line啦!

部 落 人 家 作 客 午 餐

午餐時間我們邀請在地部落媽媽,
用阿里山在地食材煮出一桌拿手好菜,
平常想吃還不一定吃的到唷!

特 富 野 的 部 落 漫 步

從山裡回到部落,
由a`tai來說說關於特富野的故事,
關於正在消逝的鄒族文化,
關於年輕人極力延續文化的努力…

最 後,留 一 點 空 白

按照自己的步調,來一碗手工愛玉,
或者喝上一杯阿里山自種的咖啡。

- 特 富 野 掰 掰,出 境 部 落 -

日常札記

活動照片

日常札記

活動影片

出處 / 好日常

出處 / SALU

出處 / 融融歷險記Ben's Adventure

出處 / SALU

出處 / Spice Travel 辣旅遊

 

出處 / SALU

費用相關

全部費用為新台幣

5,120

元起/人

活動

部落導覽、獵寮搭建
竹杯製作、古謠傳唱
夜間探索、風笛製作
等行程內所有活動

交通

部落 – 山林野營來回接駁

​餐食

包含行程內餐食共四餐 :
D1 部落風味午餐
D1 山林野炊烤肉晚餐
D2 山地美而美
D2 部落人家作客午餐

住宿

在獵場裡用獵人的方式過一晚,這將會是難忘的一夜,需自備睡袋睡墊

其他

300萬旅行業責任險附加20萬意外醫療險(實支實付)
部落帶路人、行政及相關作業費用

活動資訊

地點:嘉義縣 阿里山鄉 特富野部落
參與人數 :8人出發,最高上限12人
年齡限定 :18歲以上

Day1 08:00

嘉義火車站 ( 預約接駁者 )

08:30

嘉義高鐵站 ( 預約接駁者 )

10:30

阿里山鄉 達邦部落廣場

Day2 15:00

阿里山鄉 達邦部落廣場 結束

2485.jpg

常友回饋

推薦日常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