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.山上製酒

走進鄒的世外桃源,掬一壺高海拔的純米釀造。
親手搗米、熬煮到釀製,最後再飲上幾杯,舌尖上停留的是米自然的香甜,
入喉的是久經發酵的得來不易,於是你終於明白這酒,是多麼珍貴。
釀酒,如同文化,等待時間的發酵和淬鍊,才能釀造出深厚的底蘊。


山上製酒,不只製酒
等待發酵的時間,前往附近的溪流,為自己的晚餐準備一些食材。傳統鄒族漁獵方式有十三種,不論晴天或雨天、不論枯水或豐水,總有一種漁獵方式適合你來到的那個當下,這些都是生活經驗的累積、也是鄒族人取自大自然的智慧。

生活,從家開始
其實製酒只是個幌子,並非最終的目的,真正想分享的是從家屋延伸,從生活中去探索的一切,最終到自己溪邊捕魚、採集、燒柴、煮食一頓自己的晚餐,一切都很簡單,都得靠自己去完成,但就是簡單,才更顯得彌足珍貴。
這趟旅行就如同小米酒,節奏很緩慢,但後勁很強烈,
如果你想要有個與世隔絕的週末,如果你有著一個慢靈魂,
那麼你就必須來一趟山上製酒,帶著收穫回去發酵。


行程規劃
三個太陽,兩個月亮
Day1
島內出國,入境鄒的領域
入境鄒國達邦市區
來到達邦部落所在地, 跟著mo`o老師漫遊一圈, 他會前情提要一些鄒的文化故事, 剩下的我們帶著一顆與世隔絕的心, 在舊部落裡用三天好好感受。
部落從小吃到大的餐館
部落餐館並不多, 這不是多華麗的餐點, 卻是陪伴部落多年的樸實日常。
傳統家屋分享
家屋有屬於男人的空間,也有女人專屬的角落,不是畫份界線,而是各自有負責的領域,生活的一切,從家出發
揮汗打米,手起杵落
調整呼吸,瞄準中心,彼此配合著節奏,直到米粒接近粉末為止。
煮米、冷卻,然後請酒入甕
用柴火將米煮熟,而後等待冷卻,根據喜歡的口感來做調整,在鄒裡每個家族的口味跟比例都略有不同,沒有絕對的黃金比例,只有自己最熟悉的記憶。
產地即餐桌的距離
這的生活多是自給自足,是獵人也是農夫,這也許是你吃過產地到餐桌最近的距離,剛剛抓的雞、田裡現採的菜或是昨晚上山的收穫,有什麼就與你分享。
放低音量的夜間觀察學
夜晚的大地展現不一樣的生息,甚至比早上有機會看到那些山林溪谷間的動物。若季節剛好,夜晚的溪谷也是適合逛夜市找宵夜的地方呢!
Day2
山上製酒,不只製酒
群山環繞中甦醒
這是自然醒,在大自然裡醒來,感官會變得敏銳,好好聆聽大地的聲音吧!重要的是去加柴火吧,火塘的火不能滅,讓發酵的酒維持在足夠暖的溫度。
野溪的智慧,鄒的漁獵
mo'o老師說,鄒有十三種漁獵的方式,枯水、豐水都有不同的作法,就讓我們學習其中一種,讓自己跟自然共處。
溪畔的野炊
就地取材製作餐具,原地起火解決午餐, 可能是山地麵也可能是面疙瘩,以及你一個上午的收穫!
圍繞家屋的生活
回到家屋稍做休息, 最後一晚的這餐自己動手做。 從升火開始,用柴火蒸糯米飯、烤肉, 配上沿路採集或mo‘o老師種的蔬菜, 再盛一杯自己釀的酒,簡直無懈可擊。
火塘(pupuzu)旁的說書人
夜還很長, 圍著火塘喝杯自己釀的酒, 聆聽鄒的故事、mo’o老師的故事, 或是你的故事。
Day3
漫步森林,追隨獵人的腳步
追隨獵人的腳步
跟著mo’o老師進入森林,認識動物的腳印,推測牠們的行蹤,瞭解牠們吃飯的風格以及生活的樣子。
最後,在森林裡做一把自己的彈弓,找一點兒時的回憶吧!
帶一點微醺的滋味離開
回到家屋整裝,會有一點空檔,留給你跟這裡告別,然後帶上一點自己釀的酒,延續你對這裡的思念。
部落媽媽的無菜單料理
離開舊部落,到部落人家吃一頓部落媽媽的無菜單料理吧!每次的菜色都不同,但不變的是一樣的好滋味。
出境部落,我們下次見!
日常札記
活動照片

費用相關
全部費用為新台幣
8,750
元起/人
活動
部落導覽
製酒教學
漁獵示範
夜間觀察
獵場散步
彈弓製作
交通
達邦部落-伊斯基雅娜(isykiana)來回接駁
穿梭山林溪谷間均搭乘山地法拉利
餐食
包含行程內三天餐食共七餐
D1 午餐 在地從小吃到大的餐廳
D1 晚餐 產地即餐桌的距離
D2 早餐 家常早餐
D2 午餐 溪邊野炊
D2 晚餐 煮一頓自己的晚餐
D3 早餐 家常早餐
D3 午餐 部落媽媽無菜單料理
住宿
入住兩晚mo’o老師親手建造的傳統家屋,一般家屋是不對外開放的,所以是很珍貴且特別的體驗。家屋內床位為大通鋪形式,有現代盥洗設施。
其他
部落帶路人、保險、行政及相關作業費用
活動資訊
地點:嘉義縣 阿里山鄉 達邦部落
參與人數 :6人出發,最高上限12人
年齡限定 :18歲以上
Day1 08:00
嘉義火車站 ( 預約接駁者 )
09:00
嘉義高鐵站 ( 預約接駁者 )
11:00
阿里山鄉 達邦部落廣場
(google map定位 鄒風館)
Day3 15:30
阿里山鄉 達邦部落廣場 結束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